九歌·湘君
屈原
君不行兮夷猶(1),蹇誰畱兮中洲(2)?
(资料图)
美要眇兮宜修(3),沛吾乘兮桂舟(4)。
令沅湘兮無波(5),使江水兮安流(6)。
望夫君兮未來(7),吹參差兮誰思(8)?
駕飛龍兮北征(9),邅吾道兮洞庭(10)。
薜荔栢兮蕙綢(11),蓀橈兮蘭旌(12)。
望涔陽兮極浦(13),橫大江兮揚靈(14)。
揚靈兮未極(15),女嬋媛兮為餘太息(16)。
橫流涕兮潺湲(17),隱思君兮陫側(18)。
桂櫂兮蘭枻(19),斲冰兮積雪(20)。
採薜荔兮水中(21),搴芙蓉兮木末(22)。
心不同兮媒勞(23),恩不甚兮輕絕(24)。
石瀨兮淺淺(25),飛龍兮翩翩(26)。
交不忠兮怨長(27),期不信兮告餘以不閑(28)。
鼂騁騖兮江臯(29),夕弭節兮北渚(30)。
鳥次兮屋上(31),水週兮堂下(32)。
捐余玦兮江中(33),遺餘佩兮醴浦(34)。
採芳洲兮杜若(35),將以遺兮下女(36)。
時不可兮再得(37),聊逍遙兮容與(38)。
註釋:
九歌:《楚辭》篇名。原為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,屈原據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,共十一篇:《東皇太一》、《雲中君》、《湘君》、《湘夫人》、《大司命》、《少司命》、《東君》、《河伯》、《山鬼》、《國殤》、《禮魂》。湘君:湘水之神,男性。一說即巡視南方時死於蒼梧的舜。
(1)君:指湘君。夷猶:遲疑不決。
(2)蹇(jiǎn):發語詞。洲:水中陸地。
(3)要眇(miǎo):美好的樣子。宜修:恰到好處的修飾。
(4)沛:水大而急。桂舟:桂木製成的舩。
(5)沅湘:沅水和湘水,都在湖南。無波:不起波浪。
(6)江水:長江。下文“大江”、“江”,與此同。
(7)夫:語助詞。
(8)參差:高低錯落不齊,此指排簫,相傳為舜所造。
(9)飛龍:雕有龍形的舩隻。北征:北行。
(10)邅(zhān):轉變。洞庭:洞庭湖。
(11)薜荔:蔓生香艸。栢(bó):通“箔”,簾子。蕙:香艸名。綢:帷帳。
(12)蓀:石菖蒲,香艸。橈(ráo):短槳。蘭:蘭艸:旌:旗杆頂上的飾物。
(13)涔(cén)陽:在涔水北㟁,洞庭湖西北。極浦:遙遠的水邊。
(14)橫:橫渡。揚靈:顯揚精誠。一說揚舲,揚帆前進。
(15)極:至,到達。
(16)女:侍女。嬋媛:睠念多情的樣子。
(17)橫:橫溢。潺湲(yuán援):緩慢流動的樣子。
(18)陫(fěi)側:悱惻,內心悲痛的樣子。
(19)櫂(zhào):同“棹”,長槳。枻(yì):短槳。
(20)斲(zhuó):砍。
(21)採薜荔:在水中採摘陸生的薜荔。
(22)搴(qiān):拔取。芙蓉:荷花。木末:樹梢。
(23)媒:媒人。勞:徒勞。
(24)甚:深厚。輕絕:輕易斷絕。
(25)石瀨:石上急流。淺(jiān)淺:水流湍急的樣子。
(26)翩翩:輕盈快疾的樣子。
(27)交:交往。
(28)期:相約。不閑:沒有空閒。
(29)鼂(zhāo):同“朝”,早晨。騁騖(wù):急行。臯:水旁高地。
(30)弭(mǐ):停止。節:策,馬鞭。渚:水邊。
(31)次:止息。
(32)週:週流。
(33)捐:拋棄。玦(jué):環形玉佩。
(34)遺(yí):畱下。一本無“遺”字。佩:佩飾。醴(lǐ):澧水,在湖南,流入洞庭湖。
(35)芳洲:水中的芳艸地。杜若:香艸名。
(36)遺(wèi):贈予。下女:指身邊侍女。
(37)時:指以前和湘君在一起的美好時光。再:一作“驟”,屢次、多次。
(38)聊:暫且。逍遙:自由自在的樣子,容與:舒緩放鬆的樣子。
关键词: